Internet History Podcast 月初的一期采访了当年负责 Windows 95 操作系统的微软高级副总裁 Brad Silverberg。录音质量不好,但 Silverberg 很敢说。顺带查了一下历史,最初和 Windows 95 一起发布的 MSN,其实是一个同时提供拨号上网、软件支持、资讯内容、电子邮件、聊天室和论坛的专有网络。由于第一代 IE 和 Windows 95 同时发布,所以用户当然也可以上 MSN 以外的开放互联网。(这个句子在今天读来多么怪异。)但微软当年的想法是垄断人们的所有上网需求:上网,就是上 MSN 网,不是互联网。而 MSN 网当然就是我们自己的网。(Silverberg 在节目里透露当年公司内部对此有争议,他本人极力反对建专有网络的做法。Windows 95 和 IE 3 的团队是相当有理想的。)
在维基百科的 MSN Dial-up 词条中有这样一段:
当年媒体在争论 MSN 会不会是「互联网杀手」,有些公司在第一年两头下注,同时给 MSN 和万维网(web)提供内容。但 MSN 诞生得太晚,最终对 web 构不成威胁。比尔·盖茨在公司内部发出了『关于互联网浪潮的备忘录』后,互联网就成了微软战略的核心,MSN 也开始把内容搬到 web 上,转型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
嘿,这不就是早期的 walled garden 吗?微软没有做成的事,Facebook 和微信在今天做成了。妳可知道,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是不能随意在文字上添加链接的。比如上面这个句子:
在维基百科的 MSN Dial-up 词条中有这样一段:
如果用微信公众号发出,就没法在「MSN Dial-up 词条」这几个字上加 wikipedia.org 的链接。我可以把 en.wikipedia.org/wiki/MSN_Dial-up 这个链接以纯文本发出来,但读者只能自己在手机上拷贝粘贴到浏览器里。我或许还可以把这个链接转成二维码,微信的读者会稍微方便一点。但假如一篇文章有五个链接呢?有三十个链接呢?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唯一能够在文字上添加的链接,就是本公众号的其它文章。
Facebook 没有那么邪恶,但亦不远矣。
很难相信上面这种事情需要特地写文章解释。表面上看,微信杀死的是开放的互联网,但它真正杀死的是中国人的好奇心。开放的互联网的确并不是在商业需求下诞生的产物,不过如果任何现实都可以方便地用商业逻辑来当作存在理据,人确实就和咸鱼没有区别。微信,一个闭关锁国的生活方式。
—
延伸阅读:微信——事实上的局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