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Zuckerberg 与 Priscilla Chan 夫妇成立「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LLC」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将自己绝大部份 Facebook 股票捐助慈善事业。这件事和如今的很多科技新闻一样,已经超出了科技的范畴。IPN 旗下众人,又有谁比 talich 更适合写这个题目呢?
果然,talich 在今日的《选·美》会员通讯里写了《Zuckerberg 的雄心》,梳理社会、历史层面的背景知识,超级精彩。全文三千余字,以下节选一小部分,粗体为 talich 本人所加:
Facebook 创始人 Mark Zuckerberg 捐钱做慈善的事,关注的人很多。很多人不明白他为什么选了 LLC(有限责任公司)而非传统基金会
……
当卡耐基说现代公益是做批发时,他的意思就是……用解决复杂工业生产的态度和方法,利用公益组织相对充足、稳定和长久的资源,直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
有 80% 的硅谷创业者相信绝大部分改变,从长期看,都是好的……创新即是改变世界。如果不相信改变是好的,也就没法说服自己去创新吧。而改变世界就意味着资本家们要从私人领域冲入公共领域。
……
今天比尔·盖茨开基金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税……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把遗产最大程度转给下一代的方式……不过,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挣上 500 亿美元,然后不用交税转给下一代,这个目标的成就感是否也太低了一点?
还是前面说的,这些成立慈善基金的人更想要的是改变世界。他们也是极其自信的人,他们相信,这笔钱由自己来花,要比由政府来花有效得多。
……
这是创业者的雄心。在他们看来,慈善基金会,是社会变革的「风险投资」。
……
慈善基金会和公益组织避开了公司与政府这样易让公众反感的身份,实质上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粘合剂,也成为了社会改革的引导者……像纽约的罗斯福,匹茨堡的 Mellon,波士顿的肯尼迪这样的姓,其实在本地也是成功的慈善家族。说慈善基金会重塑了二十世纪美国政治的地平线,并不为过。
talich 的这篇文章是《选·美》会员专享内容,点这里入会后即会通过电子邮件收到。您也可以通过任何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 talich 主持的《选·美》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