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边在读什么(2016.6.28)

开一个新栏目:XX 在读什么。应该不需要解释吧。今天的客人是《壁下观》主编/主播页边。我自己之前写过两篇(),之后也会有其她客人定期登场。

一、《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中信出版社,二零一五(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 Steven Pinker, Viking Books, 2011)

一开头就用了十几页的篇幅大规模吐槽早期基督教的暴力倾向。实在心有戚戚,忍不住节选一下:

耶稣受难得以发生是神给世人的绝大恩惠。以无边的法力、怜悯和智慧,除了让一个无辜的男子(还是神的儿子)四肢被钉穿,在痛苦中慢慢窒息而死,神想不到还有其他的办法能让人类从他们的罪与罚中得到解脱(尤其是人类的原罪之一:他们居然是那对冒犯天规的夫妇的后裔)。只要承认这一残忍的谋杀是神仁慈的礼物,人便能得到永生。而如果人搞不通其中的逻辑,他们的肉体将永堕炼狱。

和耶稣一样,早期基督教圣徒们也是被花样翻新的酷刑折磨至死,并因此在上帝身边得到了自己的位置。1000 多年间,基督教殉教史以低俗的笔调描述了这些刑讯折磨。下面是几位人所熟知的圣徒的名字,虽然人们对他们的死因所知甚少:

圣彼得,耶稣的门徒之一,也是第一位教宗,他被倒钉在十字架上。圣安德烈,苏格兰的守护神,他在 Ⅹ 形的十字架上结束生命,此即英国国旗上两根对角线的起源。圣劳伦斯被架在火上活生生地烧烤,大多数加拿大人都不了解这些酷刑的细节,尽管他们知道加拿大的一条大、一片海湾,还有蒙特利尔市两条主要大道中的一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另一位为人所怀念的圣徒是圣女凯瑟琳,她被施以轮刑,行刑者将受害人捆缚在大车轮上,用大锤击打她的四肢,再将被砸烂但仍有生息的肢体编结在轮辐上,轮子被置于木桩的顶端,供鸦雀啄食;受害者迁延时日,最终因失血和休克死。(圣凯瑟琳之轮,轮外沿嵌有尖刺,是牛津大学一所同名的学院——圣凯瑟琳学院校徽上的装饰。)圣女巴巴拉——美丽的加州城市圣塔巴巴拉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她被拴住脚踝倒挂起来,士兵用铁爪拽下她的皮肉,割掉她的乳房,并用烧红的铁块炙烫她的伤口,再用装有尖刺的木棒击打她的头部。圣乔治是英格兰、巴勒斯坦、格鲁吉亚共和国、十字军和童子军的守护神,因为神―再使他复活他得以数次死于酷刑。他被两腿分开放在尖利的刀刃上,双腿绑上重物,放在火上炙烤,从脚部开始剐刑,被有刺的车轮碾压,将 60 枚钉子钉入他的头颅,蜡烛将他的后背烤到流出油脂,最后他被锯成两半。 圣劳伦斯应该被喜剧演员尊为保护神,他躺在烤架上对施刑者说:「这边已经熟了,转个身,来尝一口吧。」

因其将残忍神圣化,早期基督教成为基督教欧洲 1000 多年制度化酷刑的始作俑者。「火刑柱、烧脚刑、轮刑、撕筋裂肌的绞床、被劈开卸作四块、被开膛破肚、被剥皮、被重物压死、拇指夹、铁环绞喉刑、文火慢烤刑、铁处女刑(一个空心的人形木雕内部布满尖利的铁钉;后来—个重金属摇滚乐队也取名『铁处女』)」,如果你了解以上这些表述,你也就知道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异端分子所经受过的残酷迫害的—小部分。

二、《卢芹斋传》,[法]罗拉,中国文联出版社,二零一五(Monsieur Loo—Le roman d’un marchand d’art asiatique, Géraldine Lenain, 2013)

欧美绝大多数博物馆的重量级中国文物精品背后都有这个人的存在,包括卢浮宫、大都会、纳尔逊……但这本书最令人着迷的还是卢芹斋(C.T. Loo)的私人生活。尽管细节上仍有许多语焉不详,但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不剧透了,自己看吧。

三、《异境奇观》,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口述 / [摩洛哥]伊本·朱甾笔录 / [摩洛哥]阿卜杜勒·哈迪·塔奇校订,海洋出版社,二零零八

跟这位十四世纪的旅游达人相比,其他所有旅行家都是渣,包括玄奘、马可波罗和徐霞客。

四、《我们的中国》,李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零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