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otica(异国情调是个好东西)

今年的普策克建筑奖得主 RCR Arquitectes 建筑师 Ramon Vilalta(链接为引用者所加,Olot 系 Vilalta 的故乡,西班牙小镇):

…Our interests were pretty open. We discovered Japan, for example, and we felt attached to our environment; our landscape. The landscape of Olot is botanical but very leafy, which shares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the Japanese garden.

这个西班牙人肤浅而真诚地把日本庭院视作了异国情调,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新井一二三,「我这一代东京人」:

小时候,接触到外国文化的机会少之又少;偶尔被父母带去横滨中华街吃饭,我都兴奋至极。热闹的大街小巷边,挤满着大餐厅小饭馆,大红大绿的招牌就是跟日本食肆的素淡颜色不一样,而且门前挂有全鸡全鸭之类,有的更是压扁过的。哇,多么特别!可以说,横滨中华街是一九六零、七零年代的东京小孩唯一能踏足的外国领域。

这个日本人正确地把中国文化视作了异国情调。

新井一二三,「芦屋姻缘:从《源氏物语》到村上春树」:

老东京谷崎(润一郎)在一九二三年的关东大地震后避难到关西来,投靠的是住在芦屋的老同学。之后的二十七年,他都基本上住在关西,沉溺于阪神间文化,写出了解剖日本审美感的评论杰作《阴翳礼赞》。教他对关西文化大开眼界的第三任夫人松子是大阪船场富商的女儿,跟村上(春树)的母亲一样。松子离开前夫跟谷崎同居时带来两个妹妹;对生性崇拜女人的唯美派小说家来说,简直出现了现成的女儿国。他后来写道:「对她们的感情,包括东京人对大阪人的异国情调。」

这个东京人正确地把大阪文化视作了异国情调。

不鳥萬如一

于瑞洋的《张灯结彩》完全可以被 Sublime Frequencies 出版。身为中国人我也只能借西人的耳朵来听它。

这个中国人正在学习把中国的民族风视作异国情调。

可以在这里听到《张灯结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