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 low

最近发现很多人真的不相信主流文化可以是优雅、庄严、前卫、新潮、流光溢彩的。她们真的相信,任何东西一旦「做大」,堕落是必然的。知乎,是很多人乐于举出的例子。

每当我以例如一九七零年代的美国流行音乐作为反例时,她们都表现出理性的怀疑。这种理性令我难过,因为它的背后是 cynicism。

如果妳跟我谈一九八零年代的日本男子音乐组合,我会告诉妳我只听过「光 GENJI」的三首歌:「银河天堂」(パラダイス銀河)、「玻璃般的青春」(ガラスの十代)、以及「Star Light」。但接下来我会发现,迷恋当年男子组合的妳们,最爱的也是这些歌。

这有什么奇怪的吗?妳不是在听光 GENJI。妳是在听宫崎重明(飞鸟凉)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和诗人。

最有名的就是最好的。历史上的确存在这样的时代。可是当年的狂热少女已经老去,她们口中的「流行歌果然还是过去的好啊」,就像文化人对大众娱乐文化的肤浅抱怨一样并无说服力。但如今处在「玻璃般的青春」的人,妳们应该还有能力穿行至过去的时光。前卫流行、高级大众的遗迹就在那里,但这个秘密被技术和资本假「怀旧」之名藏了起来。要是不花十二分努力复制当年的完整体验,妳就只能继续依靠相信大众的愚昧性来获得虚无的自我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