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希望的社会

就在苹果更新了 MacBook Pro 的昨天,@yllan 在啁啾会馆说

十年前的我会想买台崭新的 MBP 好好犒赏自己爽一下。现在?也许没那么简单了。我想要一个有希望的社会、环境可以生活在里面。

想了一个晚上。《IT 公论》必须变成《一天世界》其实也是因为这个。

我们相信过工具改变社会、设计改变社会、技术改变社会。更早的时候有包豪斯学校的人相信这个,但对于个人电脑出现之后的一代,象征着这些信念的是苹果。Mac 从来不只是一台很棒的电脑。我们真的相信,目睹 Mac 作为一台电脑能够被做到什么程度,付出高于平均水平但许多人依然负担得起的价格去使用它,以善意和创意积极参与第三方开发社群……所有这些事最终会改造我们的心智,让我们(重新)成为——还不就是那个六十年代的理想吗?——完整的人。不是机器学习专家,不是黑管吹得最好的结构工程师,不是多媒体艺术达人,而是像初学者一样好好做这些事的庶民。匠人和匠气的区别就在这里。匠人首先是人。(傅雷伟大。)

如果说苹果近年忽略 Mac 令我失望,原因也绝不是什么「pro」用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Mac 从一开始就不是专业设备,它从精神上反对专业,它告诉妳世界上有远比专业更重要的事。这是 Macintosh 的遗产。

iOS 是消费主义的共谋。iPad 最终能否成为真正的生产工具,取决于上述 Macintosh 的遗产能否被它继承。这不是交互设计问题,也不是产品策略问题,而是叙事问题,是妳还相不相信说书人的问题。人们普遍相信说书人的社会,就是有希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