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的推荐算法与黄金时代

说到播客平台,Spotify 最近曝光率不低。和大部分网上的中心化现象一样,欧美通常都落后于中国。Spotify 正在试图走喜马拉雅、荔枝 FM 的路线。

这不是一条让人开心的路线。上面链接里的 The Verge 稿件说:

播客业最大的障碍之一是如何发现的问题。

妳不禁会想这到底为什么是障碍。几乎没有哪个播客不上 iTunes,而大家也都知道可以到 iTunes 或苹果在 iOS 上预装的 Podcasts 软件里搜播客。不过再看接下来的一句:

帮听众找到她一定会喜欢的节目很难,目前尚无哪家公司的播客节目推荐算法能像 Netflix 在电视和电影领域一样成功。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播客——在开放技术框架下的、可以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的播客——的本质。帮听众找到她「一定会喜欢」的节目很难,这不单单是因为推荐算法不够完善,更因为大部分制作播客节目的人并没有在思考「要怎样做才能尽可能确保特定的一群人一定会喜欢」。这往往意味着制作水准较低,但也正是播客的活力所在。做的人都没有这种目标,算法自然无能为力。一旦有更多播客制作者开始以「让特定群体一定会喜欢」为目标,提高了制作水准(例如 Spotify 收购的 Gimlet Media),播客平台推荐算法品质的改善是必然的。作为播客作者,在那之后保持活力,保持做听众未必会喜欢的节目的胆识,才是真正的难点。

❧ 更新 ☙

《纽约时报》创业公司 Luminary 要当播客界的 Netflix。

Mike Duncan:

比想像中晚了点,但还是来了。播客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播客时代已经到来,由大企业把控着赞助播出。

@OvercastFM:

先得过妳我这关。只要大家都用标准播客软件在开放的、支持 RSS 的播客生态系统里听节目,而不是进入专有性的私家花园,那么谁也毁不了我们现有的一切。

「标准播客软件」就是我们说的泛用型播客客户端

延伸阅读:《一天世界》被喜马拉雅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