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见早见在豆瓣感慨 URL(网址)在中国的死亡:
国内几乎所有的 app 都是「反 web」的……被这样的互联网时代「教育」出来后,用户的习惯从 PC 转移至移动端,并且集中在那么两三个超级头部 app 里。但其实,不管是微信公众号还是知乎,依附于机构分发媒体对于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都不是一件好事。
这也是我关闭 Telegram 频道《一分世界》的原因之一。
微信公众号和知乎专栏都有网址,并且也都可以拷贝网址并任意传播。微信公众号的问题在于通过网址在浏览器里访问有时会导致内容或功能残缺,两者共同的问题是内容不易搜到。Telegram 对网址很友好,但 Telegram 频道和 Telegra.ph 同样有搜索不到的问题。
网址的开放性至少包含三重意思:可自由分享,可在泛用型工具(如浏览器)完整查看,可在泛用型搜索引擎(鸭鸭走、谷歌等)搜索。若搜索不自由,那么就算有网址,人们还是只能在专用型工具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