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通讯谈 Gideon Lewis-Kraus《纽约客》文「How Harmful is Social Media」:
推荐算法并不会导致信息茧房,相反,推荐算法是最希望你尝试更多类型的内容的——毕竟这样你才能消费更多内容贡献更多时间。
更多内容不等于更多类型的内容。
《纽约客》此文系对四月份 Jonathan Haidt 发表于《大西洋月刊》的「Why The Past 10 Years Of American Life Have Been Uniquely Stupid」一文的回应。大意就是社交网站对社会的影响非黑非白,一言难尽。
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设计社交网站和推荐算法的人对「发现」的定义非常粗糙。这无需调查,凭常识即可推断。譬如我身为中国人如何才能「发现」印尼艺术摇滚?或许家中有印尼华人亲戚。或许父亲早年在印尼经商。或许我离家出走逃到了印尼。或许在网上和我交换私录卡带的人介绍了 Harry Roesli 给我。或许我是外语学院印尼语的学生。或许我是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员工。这种种因缘都会极大影响我对印尼艺术摇滚的认知。但软件产品不可能如此细密地针对每个人定制。最基本的一点:隐私怎么说?这可不是什么广告公司看到我访问了什么网站的问题,而是我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离家出走的问题。
更进一步说,这是社会对于离家出走有多大包容度的问题。
(点此读竖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