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花了三十年發展 WYSIWYG,但卻有一群人堅信你不需要它……Markdown 的用途是為了輸出排版結果,寫作過程又不想看到排版結果,為了這個目的需要去背一堆不易讀的指令。
寫作跟排版可以是獨立的事情。 WYSIWYG 強迫/引誘你兩件事一起做,並不一定是好事。
WYSIWYG 即「所见即所得」。前互联网时代,写作和排版几乎从来就是独立的,所见并非所得。不少作者对于文字最终如何呈现都会有些想法,但总体而言自己排版是例外。这么说来用 Markdown 倒更像传统写作。事实上,发明 Markdown 的人 John Gruber 在技术作者里确实是比较有传统作者倾向的一位。
Markdown 一直强调易读、易写。这个易首先是针对 HTML 而言。但除此之外,和所见即所得的通常操作模式比较,Markdown 写起来确实自然通畅得多。加井号、星号、下划线比前后加 h1, strong, em 标签容易。所见即所得状态下则还要动用鼠标去选中文字,再去菜单选样式,反倒是一种干扰。
为了在用 Markdown 的时候实时看到排版结果,人们开发了各种软件,例如 Marked 2,又如我写本文用的 MarsEdit。Markdown 相对于所见即所得主要的弱势是不易学(也就是 Jimmy Su 上面说的),但这个所谓的难点恐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般电脑用户早就习惯了 GUI。
所见即所得是一种权宜。在实际应用中,它的意思往往并不那么让人开心,而更接近于「样式就这些了,妳看着用吧」。相反,Markdown 在「引诱」妳找一个好设计师来帮忙排版(或是自己好好学习排版)——我只注明了这是标题,至于标题长什么样,没有任何限制。现实中,权宜总是胜出的。
另外如 @zonble 所说,人类也花了三十年发展 LaTeX。
(点此读竖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