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一期《不明白》播客的题目是「极权时代反抗的可能性」,受访者是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中心任高级研究员吴国光。节目简介提到吴先生会「谈一谈他认为在大数据监控无孔不入的年代,被压制的个体可以做什么」,但是看过文字版后,关于如何反抗我只找到了下面这段:
其实,我们在中国也能观察的这种日常的反抗是到处都存在的。但是我这里要讲的东西呢,就是说你要有意识地去进行日常的反抗,那就不一样,是吧?其实,今天这个「润学」也好,「躺平学」也好,这些东西也都可以看作是日常反抗的一种。因为我说「你都不反抗啊」,那么很多人就说,你鼓动中国老百姓去流血。我知道这样是故意要污名化我讲的这个东西。实际上呢,润呢,躺平啊,都是反抗的一种。当然有人讲,「我们就是最后一代了,我也不再生孩子了,韭菜到我这儿就割完了」,那么这当然也是非常激烈的一种反抗,非常悲怆的这样一种反抗。
我觉得悲怆的是移民和选择怠惰的生活方式可以被知识精英与庶民同时视为反抗。这个话题我在二零一九年写过,就直接拿旧文献曝了。At the risk of sounding redundant,拒绝「韭菜」和「润」一类的词是反抗的最基本原点。
(点此读竖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