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
一段发生在小众软件发现频道很有意思的讨论。主帖作者发现生活的很多体验在「智能服务」的干预下变得越来越不方便,提出了我们是否成为了工具的奴隶的问题,下面的回复中得到赞同最多的一条则说主要原因是作者老了,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了。
但 xiaokonglong 的主帖提到智能服務的地方只是各種客服電話,這些電話至少幾十年前就已經不是活人在接了。文中其它抱怨基本都是對軟件用戶體驗的批評。被強制要求做核酸檢查時在手機上找不到身份證照片,由於轉移幾十 GB 的微信記錄需要花太長時間而作罷,這都不是不願學習新事物。相反,昨天轉的那則「成年人只能被篩選,不能被改變」倒是真的老去的跡象;二十歲時妳是時刻準備好被改變的。
真正的問題是:科技圈的論述太在意 aging,不夠在意 how to age well。在中國這件事加倍扭曲,不少人二十多歲已有「爹味」。在這種荒誕和名爲「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荒誕之外,似乎就只剩下「We’re young and strong in this party, we’re building our visions of China」這一選擇。啊怎麼可能,David Sylvian 可是用了複數的。
(點此讀豎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