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未来的世界在听众的想像中徐徐绽放,并通过 iOS 平台同步传送到中关村、孟买和硅谷。」
这是《生活》月刊的编辑对 IPN 旗下节目《流行通信》(Pop Dispatch)的描述。我们的长期读者和听众都知道:IPN 节目的传送渠道不限于 iOS。只要能上网,就能听到 IPN 的节目。不管妳用的是 iOS、Android、Windows Phone、Symbian、黑莓、webOS、还是别的什么。哪怕妳用的是纯文字浏览器 Lynx,也可以下载我们节目的 MP3 文件收听。(能上网但没法听我们节目的只有一个人:Richard Stallman,他拒绝使用 MP3 这个文件格式。)
《生活》是一本面向(杂志行业定义的)高端读者的杂志。iOS 平台成了「最佳平台」的默认想像,对此我虽然理解,但也感到遗憾。它无疑是最漂亮、最梦幻的平台,但最好的平台一定是万维网(Web),用 Safari、Chrome、IE、Firefox、Opera、360 浏览器、QQ 浏览器……上的那个。
那句话有一种把阶层价值嫁接到数字空间的味道。作者刻意选择的三个地名,暗示了播客是技术社群的专属媒介。「只有用 iOS 的技术人才听那个」——这是它传递的保守信息。《壁下观》就是对这一信息的强力反动。
不把内容对 iOS 用户开放是商业上的愚蠢,不把内容对不用 iOS 的 Web 用户开放是道德上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