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小汉斯」(Hans Ulrich Obrist)合著之《Project Japan: Metabolism Talks…》。请注意,这是一个荷兰人和一个瑞士人对一个日本人的面对面访谈。对话通过翻译进行,想必是库哈斯和小汉斯说英文,黑川说日文。最终成书为英文。本书似乎有一个中英对照版,但下文系我本人翻译。——编者
❧
一九七二年,黑川写了一本《信息群岛:日本的未来》(日文原名:情報列島日本の将来)。他说:「这本书很有名,但没人读(笑)。它讨论的是日本社会的未来。这是第一本讨论信息社会的书,所以失败了。批评家说:『为什么一个建筑师要去谈论间谍活动?』那个时候日文『情報』一词指的还是间谍信息。没人买账。」[按:当时日文的情報和今天中文的情报是一个意思。而今天情報在日文里有信息的意思,例如 IT = 情報技術。]
···
同样是一九七零年代,NHK 曾邀请各领域专家上电视讨论新闻话题。黑川是建筑界代表,每期十五分钟。
库哈斯:你的节目是单口吗?
黑川:对,没有访谈。
库哈斯:即兴的?
黑川:对,即兴,实况。
库哈斯:而且事先不写好?
黑川:当然会事先写笔记。责任重大啊,毕竟是第一台,面向全国播出的。
库哈斯: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黑川:一九七四到一九九一。
···
小汉斯:一九九七年我第一次去你办公室。你指着窗外说,所有这些大楼都会消失,但写作是永恒的。[按:黑川写了约一百本书]
[「苹果的产品虽好,始终要拿去填海。但 Pixar 的电影会永存。」——乔布斯(由 Pixar 总裁 Ed Catmull 在《Creativity Inc.》中转述)]
黑川:在我看来,建筑师本质上必须是思想家。他的任务不是建成作品,而是用图像传递出城市和社会的未来。只要没有紧迫的设计任务时,我就会写,写,写。
···
黑川:《砂之女》的导演敕使河原宏,艺术批评家中原祐介和包括我在内的另外十三人在一九六八年成立了一家名叫「电影艺术」(フィルムアート)的公司,专门引进戈达尔的电影。我们还出版了一本叫《电影旬报》(季刊フィルム)的杂志。很漂亮的杂志。我们引进了大约二十部电影,然后公司就破产了。
···
黑川:一九八六年,我突然接到邀请去设计中国的海南岛,要把它打造成东方夏威夷。这是邓小平的想法,通过这个项目我也接触到了不少中国政府高层。然后我就开始批评北京的城市规划政策。当时他们刚开始建三环,我强烈反对。我也力主保留城墙、胡同和窄街道——这些都是珍宝。他们很吃惊,因为一九七零年代 [按:原文如此] 没人讲这些。苏联和其它国家的建筑师和教授来到中国,都说:要发展。我则说要保留旧城,重建城墙![按:北京蓝色港湾购物区隔壁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系黑川作品。]
···
库哈斯:(看着黑川和轿车的合照)你觉得外表俊美对你的事业帮助大吗?
黑川:外表俊美?[惊讶状] 我二十岁的时候,所有周刊都来找我。
库哈斯:因为外表俊美?
黑川:不是俊美,而是我的生活方式,还有我那种自信武断的说话方式。所有人都想拍我的脸。车都是杂志提供的。我当时超瘦,因为太穷。我没钱吃饭,体重只有三十五公斤。
(延伸阅读:横尾忠则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