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尾忠则语录

日本平面设计巨匠横尾忠则的自传《海海人生!!》(日文原版:《波乱へ!!》)几年前在台湾由脸谱出版。这本书在日本初版于一九九八年,如今提起的人不多。横尾在我心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IPN 旗下的《無次元》《流行通信》两档节目的名字也正是在他的作品集里看到的。

横尾赶上了艺术盛世。他交游广阔,横贯东西。作为设计师,他的客户列表简直就是一九六零到八零年代的文艺明星图谱:三岛由纪夫、寺山修司、Carlos Santana、Miles Davis……这本自传固然有日本人那种暧昧的啰嗦,但文笔拙朴,童心满溢。全书虽以横尾的创作历史为线索,但结构上基本是流水账式地罗列一则则八卦趣闻。幸好横尾往来无白丁,一会和 Henry Miller 打桌球,一会和细野晴臣结伴游印度,一会又跟列侬与小野洋子在纽约上电视,随便翻开一页都不会冷场。

如果妳信奉王尔德的「肤浅者才不以貌取人」论,本书中的八卦就是深入了解这些人物的重要法门。这里摘录几条。

作为三岛由纪夫的粉丝,横尾在书中用少女见到木村拓哉的饱满情绪记录了两人的会面。彼时他廿八岁,三岛四十岁:

陪伴三岛先生一起走在路上,比任何电影明星都还要引人注目。不是他穿着打扮特别糟糕,是因为他全身上下会散发出一股性格人物的气……三岛先生似乎是那种与其绕远路挑人少的地方,不如挑人潮汹涌的地方走的人。说不定一边走路一边大声说话也是为了吸引其他人的注意。他还会特地搭地铁,即使车厢很空他也会站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大声说话。

在餐厅之类的地方,如果其他人没有注意到三岛由纪夫的话,他会跑去柜台用很大的声音打电话说:

「喂?我是三岛由纪夫。」

他的声音回荡整家店,吸引所有顾客的视线。我意识到我自己的行为举止也有一点像三岛先生那样非常喜欢引人注目。我觉得三岛先生这种纯粹质朴的孩子气让我难以抗拒。三岛由纪夫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思想。

我一直觉得这段毫不起眼的小学生文字很能体现三岛的本质。可以和 Ian Buruma 写三岛的文章「Mishima Yukio: The Suicidal Dandy」对照阅读。(收录于《The Missionary and the Libertine》一书。)

横尾经摄影师细江英公的引荐,见到了诗人/导演寺山修司。身为晚辈又面对偶像,道别时他没话找话地问了一个问题:

「等下你打算去哪?」

「我要去看拳击。」

寺山修司和拳击,单单这样,感觉这件事情就突然具备某种思想。

「拳击有趣吗?」

「是啊,拳击是血与泪的蓝调啊。」

驼背高挑的诗人抛下一句仿佛像是黑白外语片台词的话。他伫立在黄昏人群骈肩杂遝的大街,拦一部来到跟前时机恰到好处的计程车,消失在后乐园的方向。

此事应该发生在一九六零年代早期或中期。今天,我们在维基百科上就能看到寺山修司为拳击漫画《明日之丈》(又译《铁拳浪子》,一九六八至一九七二年连载)里的角色力石彻之死在真实世界举办葬礼的事,但当时的横尾自然不可能知道。无论如何,视觉人横尾的这段文字速写相当到位。嘿,如果寺山修司能当人面说出「拳击是血与泪的蓝调啊」这种话,黑川纪章(他在本书中亦有出场)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夫人若尾文子说「妳就像巴洛克」又有何不可呢?(见文艺春秋二零一六年三月《スターの肖像》若尾文子著「黑川纪章とのバロックな愛」。)

一九八零年,横尾在浴室滑倒,肋骨骨折:

……那瞬间我在无法呼吸的剧痛当中内心呼喊着:「太棒了,这样我的风格又要改变了。」

最后摘一段和前卫音乐家一柳慧在纽约的经历:

一柳先生去欧洲举办演奏会结束回到纽约,我们又恢复成每天一起行动。我们两个最感兴趣的是收集嬉皮图案的领带。我买了好几十条,可是他应该买了一百条以上。因为我们两个都不去工作,这样购物或许是想要刺激想象力,又或者是在解决自己的欲求不满。我连「一柳先生回国以后来开领带店吧」这种话都出口了,真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买这么多花领带,真是个谜。

(延伸阅读:黑川纪章语录

《一天世界》是完全由读者付费支持的独立媒体,我们不接受任何广告,更加不接受软文。如果您喜欢这里的文章,请考虑成为《一天世界》会员(每周五篇会员独享的通讯,这里是往期通讯摘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