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可以是美,在今天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洞见。
动不动就喊出「美丑是相对的」的那些人,一般都是并不理解这句话的人。
「美丑相对」是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上,才开始正式的讨论。如果讨论的重心就落在这句话上,那就好比正儿八经地跟人说「拿刀割掉自己的耳朵是会痛的」。
美丑相对论经常被用作面对陌生感性(sensibility)时把自己的心保护起来的护甲。妳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别人,妳是丑的。我尊重妳。我躲开妳。
听说日本人有时会羞于和陌生人一起搭电梯,进公寓时假装查看信箱,等先到的邻居搭电梯走了再进门。
在想象中的日式 stereotype 里,此人回家后大概会在堆满录像带和漫画的房间里用高倍数望远镜窥视街上的一切。
这就是传说中的「没有器官的身体」吗?
最怕的是不看录像带,不看漫画,也不偷窥街景。
美丑相对论无法带妳到任何地方。妳得去看三千种美和三千种丑,哪怕仅仅是因为它们在那儿。
当然,它们一直在那儿,不过是互联网才让它们对我们显现。
(感谢这位匿名作者启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