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敬、汤浅学、船桥英雄于一九八二年成立的「幻之名盘解放同盟」,以挖掘和重新出版昭和时代被埋没的流行曲为己任,其行动纲领如下:

一般論、道徳、倫理などにとらわれることなく、人間の「生」の現われである「歌」を底辺から集め、いい顔といい歌を既存のあらゆる倫理/道徳、価値体系から解放せんとする。曰く「平等に聴く耳を持て。音楽に貴賎はない。同情も同調もいらぬ」。

(大意:抛开一般性的理论、道德、与伦理,从底层收集表现人类之「生」的歌,将各种伦理、道德、价值体系中美好的容颜和歌曲解放出来。所谓:平等听音,音乐无贵贱,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同调。)

不难看出,这个业已解散的组织有明确的左派倾向,解放沧海遗珠也是爱乐者之常情。不过什么是表现人类之「生」的歌?这个生是生啤酒的生吗?生火腿的生吗?「生药」的生吗?生巧克力的生吗?生忌廉的生吗?

通常人们会理解成生命力的生,倒也没错。但它同时也是生啤酒的生、生火腿的生、生药的生、生巧克力的生、生忌廉的生。当然,还有「生放送」(直播)的生。

张岱《与何紫翔》讲弹琴:

……王本吾不能练熟为生,其蔽也油……弹琴者,初学入手,患不能熟;及至一熟,患不能生。夫生,非涩勒离歧遗忘断续之谓也。古人弹琴,唫揉掉注,得手应心。其间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应之灵,顿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种生鲜之气,人不及知,已不及觉者。非十分纯熟,十分脱化,必不能到此地步。盖此练熟还生之法,自弹琴拨阮,蹴踘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做诗,凡百诸项,皆藉此一口生气。得此生气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气者,终成渣秽。(按:唫(yín)= 吟)

曹志涟《「生」的美学》

他十九岁起学琴,先从王侣鹅,两年后跟从王本吾,半年学到二十多曲以及小曲十余种。本吾先生指法圆静,但这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的音声中听出不好的油腔。等他掌握圆静之妙后,在吟猱绰注的雅舞里,生怕自己过熟出油,因此稍稍刻意返回还不够纯熟时的「涩」质地和「勒」的收敛,表现上可能是几分之一秒的屏息;也可以是将所有装饰、渲染的意图,黏着、附加在原音上一切自以为是的表现,全部剔除,洗净,而现出一股勃勃的生气。完美「合作」出的乐象与向往的古之清音或可接近,乍听时却不习惯,涩耳。「练熟还生」他忽然顿悟。始于技巧上的修正,但乐曲因此生出的灵动光明,让他悟到那「一口生气」,才是必须全力以赴的关键。唯有练熟还生,破坏原有认知的庸熟感、熟而烂而枯而死的公式,「出以生涩」,才能破壳得生,现出天然、非炙过的鲜明,别开生面。

Woody Allen (《Annie Hall》):

I don’t respond well to mellow, you know what I mean, I…I have a tendency to…if I get too mellow, I…I ripen and then r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