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中文的新(jiù)问题

苹果的中文又出事了,但这次有点不同。她们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十月底的发布会日期时,用了「你懂的」和「官宣」等流行语。以前的苹果中文被笑是因为四不像,这次则是因为和人民贴得太近。

已经说过很多次(这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苹果的中文别扭不是苹果的问题,是全体中国人的问题。我们中国人集体提供了一套腐化的语言工具箱给所有外国人。外国人学的时候只能学这种中文,用的时候也只能用这种中文。

若觉得苹果用「你懂的」和「官宣」很「low」,不妨想想应该用什么。从中国大陆的语文工具箱里选哪些工具,才能符合苹果的品牌形象?同样,若觉得苹果开微信公众号很「low」,那么,在中国做生意,选择什么线上推广工具,才符合苹果的品牌形象?

答案是没有。

在很多人看来,期待苹果的中文文案有更高格调是天经地义,这是苹果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的期待。但这就好比越南人希望大疆给出格调更高的越南文文案,缘木求鱼也。

我们的语言工具箱的腐化是癌细胞扩散级的。还有什么好词可以用吗?格调?高级?清朗?正能量?奇葩?清新?精奇?这也不是当下流行语的问题,很早之前,我们的工具箱里已经没有优美而体面的正式语文了。

但别人的工具箱里有。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九八零年代国泰航空的广告词:翱翔万里,神采飞扬。(请用粤语读,配乐改编自 Barry White 的 Love’s Theme。)另外还有新浪微博上 @tifanie 提供的好例子,香港话剧团的「捐助者芳名」页面上几种不同层级的捐助者称谓:

旗舰捐助人 | Flagship Donors
百回看捐助人 | Encore Donors
采满堂捐助人 | Ovation Donors
戏连场捐助人 | Play On Donors
幕初升捐助人 | Curtain Up Donors
好友营捐助人 | Pals Donors

(好友营在粤语和好有型同音。)

黄钟大吕的文案,香港确实很多。大巴上的公益广告「Let’s volunteer!」被译成「齐来行义」。这些文案的好处并不在其本身。若把英文版当成翻译题发到知乎,想必也有很多人能给出毫不逊色的译法。但那没有意义。我们需要在公共生活中不经意地看到体面、端正、有趣味的语文,而不是让调侃公共语文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要乐趣。

语言属于人民,但如果人民每天「洗地」「背锅」乐此不疲,正式场合的公共语文又和优美端正绝缘,我们就没有立场怨 alien 写不出好中文。

点此收听本文语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