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msdock 在啁啾会馆说:
我们的成像设备不再拍到的是真实世界,而是虚拟世界这件事,其实也是一步步进行着。从 SmartHDR 对光线的操纵,到人像模式对结构光的操纵,到超级夜景、超级变焦,仿佛还是真实世界,但其实算法已经脑补了很多额外的信息。美颜模式、手持拍月亮、AR 模型什么的,早晚会统治世界。
我要挑战这个「早晚」。这是技术社群最大的误会。道理并不难懂:不是早晚,世界早已经被媒介统治。技术社群最看不起的新闻专业课程都会教这个。从摄影术发明开始就是如此。不,从任何技术发明开始就是如此。如果没有这种基本认知和媒介修养(media literacy),就会以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真的带来了什么新东西,并且永远学不会如何与媒介协商、共处,如何从媒介那里夺回权利。
其实 AI 分辨率插值之类的技术已经出现很久了,至于能多大程度上用在相机上就是一个伦理问题。只要消费者不 care,竞争会驱使厂商不断降低下限,到最后也许社交网络上大部分照片上 90% 的信息都不来自传感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SShk6jA_us&app=desktop
其实「来自传感器」又怎么样呢?传感器拍出的银河已经不是人眼能看到的了。月面上的细节来自神经网络还是长焦镜头我认为也不是很重要。
我觉得只是摄影爱好者要换个别人拍不出来的题材了……
正如假唱未必不道德,假拍也是一样。妳为什么如此介意歌者的声带振动和妳的耳膜振动之间的中介?那个中介,就像微信一样,从来不是中立的。从本体论上说,摄影家的身份也没有任何变化。摄影是关于怎么看的艺术,但缺乏媒介修养的人不会看,在不同的时代,她们总是会变着法子以各种形式追求真实。任何创作都可以被视为和这些人以及她们的真实的斗争。
伦理问题慢慢又会成为一个哲学问题,也就是到底真实是什么的问题。
慢慢?
有新东西我会第一时间扑上去,所以对于假的新东西才如此泄气。
I see the best minds of my generation destroyed by lack of madness, starving sterile minimali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