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 十二岁

两个多星期后的十一月十九日,就是 Kindle 的正式十二岁生日。正版电子书发展至今,对于我这种不住在英语国家但要看英文书的人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在排版上依然远远劣于盗版 PDF(即远未达到平面出版的排版水平)。我认为只要人们还打算在尺寸繁多的屏幕上读同一本书,这个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正版电子书的另一缺点是数字版权保护机制(DRM)。不愿向 DRM 屈服的王凌兄(新浪微博客户端「墨客」以及图片标注软件「Annotable」作者)提供了一种方案:买纸书,然后下载盗版 PDF 来读(也有少数书会提供正版 PDF),把纸书捐给本地图书馆。这个方案很好地照顾了价值观、便捷、社会责任、与良心,但对我来说有两个问题:

一、我不希望多年后自己的藏书只是一堆数字文件;
二、如果我大部分时间读电子书,从我女儿的角度看,我就只是长时间盯着 iPad 看而已。我没有提供「正在阅读的人类」这一原型供她模仿。

第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事实:很多好书我只有正版电子版,而我藏有的纸书里又有很多不那么好的。两者要能互换就再好不过。但目前来看,除非完全不介意重复花钱,否则要把不那么好(但又需要留一份)的纸书换成电子版唯有借助于盗版,而我只有正版电子版的书要换成纸书就必须再买一份了。若是住在英语国家则好办,今后尽量少买电子版就是,但住在非英语国家又要看英文书的代价就是实体版价格高昂。这个问题目前看来同样无解。

(当然还有一个终极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住在英语国家,第一语言也不是英语的人要大量看英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