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八月,新浪微博封杀万维网

七月八日,新浪微博发布了「微博平台实施外链白名单机制的公告」。从八月开始,只有政府网站、「正规媒体网站」、门户网站、以及向微博平台申报并获得批准后的企业网站的链接,才能在微博里正常打开。前三类账号由微博单方面指定,企业为自己的网站链接申请权限则需要提供网站 ICP 备案信息。这意味着维基百科amazon.com、国外各大媒体网站、大量博客网站、播客网站,都将被新浪微博封杀。虽然上述许多站点在中国原本就被封锁,但只要我们在微博里给出链接,身处有自由互联网地区的读者或是知道如何用技术手段绕开封锁的读者依然可以读到内容。这一白名单机制实施后,微博则可以用技术手段令所有不在白名单上的链接点击无效——不论妳身在何处。

网址开头的 http 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的简称,编写网页的 html 语言是超文本标注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的简称。传统文本没有直接相互链接的能力,「超文本」之超,正正在于它可以超越于手中的这份文本,和任何其它万维网(web)上的文本形成直接的链接关系。超文本是万维网得以成立的基础。如今的许多软件不再把链接本身显示给用户,而是会对链接背后的内容进行预览。但,以图文预览形式显示的链接依然是链接,依然是超文本。新浪微博此举破坏了超文本传输协议这一通行三十年的国际规约,说它是对万维网的封杀并不夸张。

链接是一种惠民的权利。可惜,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往往把它视为可以用来寻租的权力。新浪微博并不是第一个封杀万维网的中国公司。腾讯从一开始就不允许微信公众号的作者在文章中添加可点击的链接(腾讯拥有的网址除外),它的封杀比微博更加彻底。对于许多资深的中国互联网业者而言,允许自己的用户自由使用链接是一件不可思议之事。链接在她们的口中被称作「外链」(新浪微博关于白名单的声明亦使用此词),允许用户添加链接则属于「导流」,白白便宜了别人。很多时候,封杀链接还被视为对用户的保护。诚然,互联网是一个「巨大且令人困惑的所在」,一个看似简单的链接,有时确实可以造成灾难性后果。但是这种蛮横的封杀式解决方案,与我们常常听到的「中国人素质不行所以不适合民主」「中国人就是要管」理论恰是同源。

新浪微博此举或有政府授意,或许有别的动机。我们也可以说,在二零二零年八月之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早已在网络巨头的诱导下放弃了链接的权利。但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网络平台,不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微博的这一做法无疑会加速互联网电视化的过程,让已经黑了的时代变得加倍黑暗。

(按:本文之前说只有白名单内的微博账号才能在微博中插入链接,这是错的。白名单针对的是链接,不是微博账号。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中插入任何链接,其中在白名单内的链接可以打开,其它链接打不开。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