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为《三联生活周刊》写的「播客再度流行——『加速社会』的解药?」:
一个星期的实验下来,系统提示我,我已经在这个 app 上聆听了整整 20 个小时。
我都听了些什么呢?
脑子里竟然什么都想不起来。
这个 app 指的是小宇宙,而这就是什么都想不起来的原因:妳的实验方法是以平台为单位听播客,而不是以主播或播客网络为单位。
这就像啁啾会馆(Twitter)常年的软肋。新手说进去之后不知该关注谁。有平台的编辑帮忙选选,或许稍微会有点方向。但如果希望听了之后能想起来点什么,选择的工作就不能外包给平台编辑。
简单说,如果妳不明白为什么要坚持用泛用型客户端(Podcasts, Castro, Pocket Casts, Overcast)听播客,非得是有某个平台形成了一定影响之后才觉得播客这个选题值得做,那妳可能不会理解播客。播客不会是「风口」,播客是一条河。「最近时常欣慰当时搬家的选择,使得自己能有机会在一条河流的侧畔居住一段时日。久了,这河流不但流淌在我家的旁边,更常常流淌在人的心底,带给我平定和安稳。」(StarKnight,二零零八)
另,陈赛提到有些软件可以五倍速播放播客,谓不知其意义所在。在友人提醒下,我也是才知道这对于视障人群是很有用的功能。视障人群由于看不见或者看不清,需要依靠荧幕阅读器软件读网页内容,久而久之习惯了听高速朗读。按友人的说法,「三倍速对她们肯定是太慢了。」他发来了论文为证。
(点此读本文竖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