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由地转发

新浪微博上的 @肥木有 说:

《一天世界》的博文没法转发,文章也没有图片,在这个年代觉得这样的文字很有意思可能也有些奇葩。有的时候上班上得贼痛苦,出于生计不得不写很多不是发自内心的文字,并且要接受各种莫名其妙的修改意见。但看到一些「别处不存在的文字」后,似乎觉得生活在了另一个次元,坦然了很多。

怎么说呢?五味杂陈?这位朋友的意思是没有「转发到微博」一类的按钮,但我相信,今天的确会有很多读者见到一篇没有任何按钮的文章就不知道如何转发。有不少读者已经不懂什么是 URL/网址了。我认识这样的人。

或者至少像 @MessiBeans 一样,知道网址是什么,但对它的感觉已经有点异样了:

分享可不可以发一条 link 作为朋友圈,里面就是一个网址,什么简介都没有,然后人们好奇,就都点开看了。[笑cry]

这。

就是。

网址。

本来。

的。

用法。

我不希望造成一种将这二位朋友贴出来示众的印象,他们都是善意而用心的。此外,网址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机制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缺点恐怕就是可读性较差。在《一天世界》上的每一个网址我都力求做到可读,例如 blog.yitianshijie.net/2016/07/06/content-farm-in-the-1980s。但遇到微信公众号这样的网址就没办法了:

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MyMDgxMg==&mid=2652749178

当然,即便是可读的网址,对于普通人依然是陌生的。这也是为什么各家 IM 软件和社交软件里的网址预览功能广受欢迎。但上面的例子说明,经过了这么多年,读者已经被呵护得把通过单纯一条浑身精光的网址分享当成趣闻看待了。

老实说,我并不太关心资深用户如何如何。她们永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法。我关心的是连网址为何物都不知道的普通用户。妳应该了解什么是网址。它是最自由的转发机制,不受任何商业公司或产品设计机制的限制。若是担心表意不明,妳可以自己写一段简介,告知收信人为什么应该点开这条链接,而不是一昧信任文章作者在开头写下、然后被软件在网址预览介面自动提取作为导语的那部分文字。妳的朋友有权利知道妳的——而不是编辑或作者的——推荐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有点希望苹果不要在 iOS 10 里为 iMessage 添加网址预览功能。毕竟只剩它一个了。

积极使用网址,就是保护开放的万维网(ope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