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我说会帮助岳父母删除电脑上的猪屎软件,注册 Apple ID,使用 Wire,广告过滤器,并通过技术手法突破封锁,访问完整的互联网。这个任务完成了一部分,感想如下:
一、学习使用 Touch ID 并非对所有人都那么容易。相比之下,Face ID 只需要用户眼睛看着屏幕。
二、辅助功能(accessibility)很重要,尽管 iOS 在这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若第三方软件不提供支持,仍会对用户造成困难。最常见的辅助功能需求就是调大字号。
三、从安卓手机导出的通讯录文件(vCard)不一定能成功导入 iCloud 通讯录。
四、Apple Pay 绑定银行卡的过程已经很流畅,甚至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比也不逊色(摄像头对准银行卡,收手机验证码,完成),但翻译/本地化是大问题。不开玩笑:使用 Apple Pay 的障碍之一就是不知道怎么读或不好意思读「apple pay」这两个英文词。因此妳可以不喜欢「访达」这个译名,但无论多么拗口的译名也比外文好。此外,Apple Pay 的使用场景以线下为主,在家中无法现场示范用法也比较头疼。
五、Apple ID 的注册过程非常繁琐,但这个障碍必须跨越,以免给各种「助手」可乘之机。
六、只要妳愿意教,老年人是愿意学的。老人希望跟上时代,绝不仅仅是希望用上微信和支付宝而已。她们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也希望快人一步,比别人多懂一点。如果使用外国产品(例如 FaceTime)所带来的虚妄优越感能够让她们哪怕不自知地用上比微信更安全的通讯产品,这种优越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