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elbart, Nelson, Kay——历史败将

这两天有篇关于 Notion文章,花不少篇幅介绍了 Notion 行政总裁赵伊推崇的几位贤明:Doug Engelbart, Ted Nelson, 以及 Alan Kay。我对协作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持开放态度,各家都会试试,但目前为止我的生活和工作基本用不到它们。所以对于 Notion 我也没什么看法。

但是,作者 fonter 写三人的笔法,让我想到了 Bret Victor 二零一三年悼念 Engelbart 的文章里的最后两段:

问「Engelbart 做了什么东西?」是最轻薄的。问得出这个问题,就是做好了崇拜他的准备。仰视他的成就,把他当神来拜。但拜神毫无用处。对妳,对他,都是。

最重磅的问题是这样:「Engelbart 当年试图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问得出这个问题,说明妳已经做好了在当下创造那个世界的准备。

拜神是中文互联网上的一大乐事。从「大神」一词不知何时开始用来指技术能力高强者(尤其(但不总)是自己看不懂的技术)就可窥知一二。在如今的中国,Engelbart, Nelson 和 Kay 的思想是极难传达的。这不只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热门产品风行,更因为他们都属于被历史淘汰的人。中国人以一种变态的受虐心态传唱着「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这段老调,全身全灵地相信历史做出的一切选择。#车轮,#浩荡,#亡,#昌。说电脑产业「本可以怎样怎样」,暗示或明示现在的电脑和互联网与贤明们的理想南辕北辙,只会愈发让这三人显得像是「邪教」领袖。Victor 像他们的传灯弟子。

Engelbart 发明了鼠标,Nelson 提出了超文本的概念,Kay 更是在乔布斯的加持下成了明星。但他们都是历史的败将。这就是 Victor 的意思。他们失败了,但我们或许还可以赢。妳可以试图搞懂他们想幹什么,并接着走下去。走下去的前提就是妳要否定当下的整个电脑和互联网产业。(对于很多业内人而言,这么做不啻于从根本上否定自己。)Victor 本人就是这样的信徒。这是革命。「革命是要使无产阶级归于人的生活,小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归于人的生活,资产阶级归于人的生活,不是要这一切归于无产阶级。」这是胡兰成说的,上述四位西人应该心有戚戚焉。拜神,就是在暗示他们的成功,因他们的思想中的一部分已经渗入了电脑科学和产业当中而感觉良好。但这科学和产业都不是他们要的。

从二零一四年开始,我在播客、博客、会员通讯中写过、谈过很多次这几位。他们的思想是不可能「看这几篇就够了」的,所以我也不打算给出链接,有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