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香港编年史」网站在香港开始出现种种被封锁的迹象。昨日立场新闻发稿,和《明报》以及香港有线电视一样,都确认是香港警方要求网络服务供应商封锁该网站。
香港编年史网站的目的是披露和保存香港警察和亲中人士的个人资料。这有伦理问题,或许还有法律问题。但如今香港线上线下的言论自由已丧失殆尽,我们没有理由相信建制对于网站的封锁未来不会进一步扩张。换言之,GFW——中国臭名昭著的互联网管控和封锁系统——已君临香港。
有人会问,这只是一宗 DNS 污染个案,至于吗?它如何能够与精密、复杂、昂贵的 GFW 相提并论?的确,目前香港似乎还是有人可以正常访问香港编年史网站。有人用 Wi-Fi 能上,手机网络不行。有的运营商能上,有的不行。在香港装 VPN 软件也非常方便。和 App Store 中国店不同,它们在香港店没有下架。大部分 VPN 用来应对当下这种程度的网络封锁也足够有效。但 GFW 并非一日建成。中国大陆也曾有过装一个简单的 VPN 软件就能绕开 GFW 的日子。GFW 在技术上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它在心理上是一个长期的渗透过程。大陆人对此有切身体验。我们应当知道,当香港人开始讨论某个网站为什么不能上,是什么力量令它不能上,用哪家 VPN 才能上的时候,香港就已经有 GFW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