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世界》本周会员通讯摘要(2016.8.21)

每个周末,我会在《一天世界》博客将本周的会员通讯题目列出,辅以一两句话的内容简介。若您觉得有趣,欢迎成为我们的会员收取完整通讯。若您已经是会员但没有收到通讯,请写信到 yitianshijie@ipn.li 和我联系。

一、Vesper 之死及其它(2016.8.15)

明星团队开发的笔记软件 Vesper 之死归根结底脱不开一点:它并非全职软件项目。John Gruber 本人说得很准确,Q Branch 更像是他、Wiskus 和 Simmons 三位老友为了一起工作找出来的借口。有时这是完全合理的起始方式,但那是在作品够好的前提下。

二、Castro 2 (2016.8.16)

归根结底,是否选择 Castro 2,主要取决于妳是否愿意接受 Supertop 设计的那套新颖独特,但很可能与妳现有收听习惯不符的系统。

三、对未来的三种态度 (2016.8.17)

经济学家 Robert Gordon 说 1870–1970 年间的增长再也不会复现。未来宿命论者 Elon Musk 说「我们此刻并非生活在虚拟现实里的机率是十亿分之一」。现实主义者 Maciej Cegłowski 说万维网上有很多猫猫。

四、卞烏萬如一采访不鳥萬如一(之一)(2016.8.18)

卞烏萬如一:不鳥萬如一你好!最近的几期《一天世界》里你反复提出没必要纠结「正宗」,应该灵活而自由地引用、借用、挪用异国文化,哪怕挪用者对异国文化并不了解,仅为猎奇,亦是无妨。您在节目里举了 Yellow Magic Orchestra 翻奏 Martin Denny 的「Firecracker」作为例子。

不知您是否了解近两年在国内很火的品牌「名创优品」(Mini So),一个伪装成日本品牌的廉价小商品店。知乎上很早就有人扒皮了。名创优品的做法,能否用您的说辞来解释?即,我们能不能把它看成是创始人对日本设计元素和品牌形象的「挪用」?商业是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时不仅促成着文化的流通;其本身就构成了文化流通。名创优品的做法算不算是一种我们东方人自己的东方主义?(中国人把日本当作「奇」来「猎」。)希望听到您的看法。

五、无题(2016.8.19)

独立 iOS 开发者 David Smith 分析了自己过去几年的销量。广告收入大幅增长,付费用户急剧减少,内购则变化不大。这应该不会令任何人吃惊。但在我看来,他的数据更多反映的是他选择开发的这一类软件在商业模式上的趋势。

(《一天世界》会员通讯是会员独享的付费内容,您可以在这里入会。)